從龍套王、“人肉沙包”,一路逆襲成為“八料影帝”,張家輝靠著不服輸的狠勁和硬核演技,詮釋大器晚成。驚悚電影《贖夢》是他執導的第四部長片。他說,出發點不是要嚇怕觀眾,是要講關於救贖的故事。
在演藝圈,張家輝是出了名的拚命三郎,工作狂。他說,演戲是不可替代的熱愛,當導演則沒有野心。提到分享建議,他立馬條件反射般渾身抗拒,直言害怕好為人師。大家喜愛渣渣輝的原因之一,大概就是他的隨性自然,沒有“爹味”吧。
張家輝向來低調,把私生活和工作分得很開。今年為了電影宣傳,才新開了社交賬號。他說自己的生活沒那麽多姿多彩。不愛八卦。也不追求流量數字。60後的他依然在期待下一個有挑戰的新角色,並且希望觀眾“空白地看我的作品”。
《高分貝》×張家輝
“希望觀眾空白地看我的作品”
談《贖夢》
出發點不是要嚇怕觀眾
是要講關於救贖的故事
高分貝:很好奇你為什麽會要做一部非常偏門,關於夢的題材的電影?
張家輝:正因為它偏門,我一直都在接拍一些主流的電影,投資方作為一個商業的決定,也會投一些主流的片。所以我有時候會希望能演出一些非主流的角色、本子。
高分貝:你本身自己平時愛做夢嗎?會真的夢到電影當中呈現的稀奇古怪、天馬行空的一些畫麵嗎?
張家輝:我其實也非常愛做夢的,但我的夢裏麵鮮少有像我在拍戲那麽恐怖,或者是那麽奇幻的狀況出現。當然也有奇幻,因為做夢就是奇幻的,根本就是天馬行空的。對我來說,我是一個夢不算太多的人。
高分貝:這部影片你也是自編自導,希望這部電影傳達給大家一些什麽樣的東西?
張家輝:最主要可能有因果報應的事情,有原生家庭對孩子的重要性。也有一些家庭暴力,希望大家知道家庭暴力對人的影響有多大。也想帶出一點,是不是麻豆一区二区三区每個人心裏麵都有一些不能跟人家分享的秘密呢?一些夢裏麵救贖的事情吧。
高分貝:影片名《贖夢》還是很吸引人的,有什麽樣的意味?
張家輝:我是看到一些紀錄片的材料,想要幹一個關於夢的題材。既然要說夢,肯定要有一些故事在裏麵。故事要怎麽樣才有戲讓演員去演,好多設計就慢慢變成了“贖夢”,也變成我剛才說的在夢中救贖自己,或者是救贖其他人。
高分貝:我提前看了影片,整個影片的結構還是非常新穎的。驚悚和恐懼,還是蠻多元的,又有很多很巧妙的設計。打動我的有一個點,你開著出租車,開著開著那個手慢慢落下來要睡著的那個時候,我突然特別心疼。你的表演非常到位、非常細膩,把你當時很慘的境況表現得淋漓盡致,你在影片中夢的元素的設計上,做了一些什麽樣的心思?
張家輝:我除了在挖自己的感受,在夢裏麵的感受那些經驗以外,還有去看一些書本,一些監控鏡頭拍到的一些事情,或者是圖畫、漫畫,都在不同的領域上找到一些靈感。我反而沒有找電影來參考,都是一些紀錄片、新聞背後的事情,慢慢就變成了當中有效果的、驚嚇的,或者是夢境的事情來表達出來。每個人有一些不同的感受、觀感的夢,我在夢裏麵是用多元化的途徑。我有那麽多夢境的戲份在裏麵,很大用意地去把夢的戲份要拍得更有層次,讓觀眾去觀賞。如果我把夢都拍得不吸引的話,可能讓一些觀眾期待的夢的感受就會有點落差。當然,有些人很怕被這些夢給嚇到,但是我的片出發點就不是要嚇觀眾,要嚇怕你怎麽樣,而是要講故事的姿態出現。
高分貝:不論是家庭暴力還是自我的救贖、因果,其實都在這個故事裏能夠比較完整的體現,每個人都會不同的吸收到這些信息,有不同的觸動點。你演的時候和你導的時候要怎麽去做平衡呢,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
張家輝:其實也挺困難的,我不享受這種身份重疊的責任,但是沒辦法。這個本子從剛開始第一個字就由我來寫了,我不知道怎麽找來一個人,讓他像我肚子裏麵的一條蟲,我找不到,我很不信我能找到。結果自己不幹又不成,但是作為戲裏麵的主角,你剪的戲份全都是你的,你自己也痛苦,也可能兩方麵都做得不好。所以這一次,我就把我的好多空間都分開給其他的演員去演了。我自己也要演,但騰出更多空間讓自己拍其他人的時候,也會比較專注,也沒那麽辛苦。自己每一場戲都是這樣的。
高分貝:是會挺拉扯的,你要跳出來去看。
張家輝:看起來你們說辛苦辛苦,但是你想不到裏麵的辛苦是怎麽樣的。我有一個副導演就說,action,我就去演了,演完了,cut,都是自己指揮的,因為我知道我要到哪裏我才夠。
高分貝:劇本從寫創意到真正上線大概花了幾年?
張家輝:差不多四年。
高分貝:一直比較集中精力在這個片子上。
張家輝:從我開始決定要幹這件事情之後,這部片就已經啟動了,跟我同生共死。因為演員可能拍過以後他們都走了,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的團隊拍完了之後都去其他地方了,隻有我一個人背著它到處走。它就是我的夥伴,我要保護它,要讓它好,就一直走下去。走到今天讓大家看,隻有導演為了一部片才會這樣。
高分貝:影片在國際上的一些電影節上也拿到了一些不錯的成績,包括你還在英國的一個電影節有一個最佳導演獎,這會不會是一個意外的驚喜?
張家輝:這個肯定是吧。因為這個英國的(電影節)。
高分貝:都是奇幻的。
張家輝:這樣的話我就隻拿奇幻的去比賽,競爭對手又少了一點點吧。收到那個消息的時候,我剛在去拍戲的途中,在車上收到電話我都不敢相信,重複聽了兩遍,自己才有一種很激動的狀態出現。不管怎麽樣,感謝他們給我獎項,對我來說有人認同已經很開心了。我想說,驚嚇的這個問題這個程度,好難去平衡。我隻能說,如果你是怕這些題材的,白天去看。如果你是不怕的,晚上最後一場你去看,晚上會增加更多恐怖的氣氛。
高分貝:我個人本身是膽子小,我看完覺得,它遠遠不是一個恐怖片,還是講了蠻多的故事的。所以你覺得這部片,你自己的滿意程度大概是多少?
張家輝:我當然也是盡力把它在我能力範圍內弄得最好了。但是你說如果有機會再幹什麽的話,比如《贖夢2》,可能我會更大膽吧。應該會有更多的經驗去幹往後的事情。
談演戲與建議
演戲是不可替代的熱愛,對當導演沒有野心
特別害怕好為人師,不喜歡把自己抬太高
高分貝:你之前說演戲對您是不可替代的一件事情。但是導演是嗎?
張家輝:導演不是。導演我隨時可以不幹,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麽遺憾,因為我沒有當導演的野心。我幹這些事情是為自己也好,為觀眾也好。比如說為我自己,我希望有自己能聯想一些那麽偏鋒的題材、角色帶出新鮮感,我也希望觀眾能除了看主流的電影以外,也有機會能看上一些偏鋒一點的,也有一些新鮮感、有一些衝擊的影片,我自己也一樣。
高分貝:你覺得演戲這件事是您不可替代的,大概是從什麽時候發現你這麽熱愛它的?
張家輝:剛開始入行的兩三年,我已經知道自己是可以隨時衝下去。當然那個時候也不懂太多,也熬得挺辛苦的,不停在拍,睡覺都沒有了。但是那個時候最有衝動,就覺得這個是我終身的職業了。
高分貝:你從最早的跑龍套,甚至拍打戲,也有一些喜劇,其實整個過程是挺苦的。一直到拿到“八料影帝”,應該說是打了一個特別大的翻身仗。整個過程的苦可能也隻有你知道。
張家輝:我覺得可能在這裏那麽多人,大家其實成長過程都差不多。你說我熬得辛苦,難道你不辛苦嗎?難道你一入行就有機會當這個崗位嗎?可能你一直都很努力,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會經曆跟我跟你差不多的事情。有些人可以慢慢去打上來,但有些人打也打不過的。所以努力其實是大家都需要存在的付出。可能你最後成功了,但有些事情你要付出更多。比如說精神,或者是你得有更多的身體,壓力,要照顧生活上其他的事情。人,都不簡單是吧?隻要你自己喜歡了,你還是願意去為他付出的。
高分貝:其實目前整個文娛的環境也好、拍戲的環境也好,跟你當時出道的時候已經大大不同了。年輕人可能總是希望年長的人給一些建議,你會給這些現在我還想有一個明星夢,我還想有一個演戲夢的人,有一些什麽樣的建議?
張家輝:我不敢。因為我不想當老師、前輩那些角色去跟人家聊天,我很反感。我自己都不想當這些人,我好怕這些人,也怕自己成為這些人。所以年輕一輩不要說我前輩不前輩,有機會大家交流一下,絕對願意,絕對歡迎。但是要坐著來裝著說,怎麽老是要聽我說我那麽多經驗,我的輩分怎麽樣,哎呀怕你了,哎呀你不要跟我說好了,大哥。
高分貝:所以會不會這也是為什麽大家都喜歡“渣渣輝”的原因?
張家輝:我不知道。因為我比較隨意,也不刻意把自己抬得那麽高,隻是我好怕碰見這些人,真的好怕。對我來說,我覺得隨緣、投緣大家才有機會聊起來。在香港也會有一些年青一輩的演員有時候會問我事情,我也很樂意地跟他們分享。你要知道是分享,不是教人家。不是我是藝術家,我是老師,我是長輩,你這個不懂,你不對你要聽我,要不然你就不成功。哎呀好怕。
高分貝:人生的路還是得自己走,甚至有一些可能前輩的道理並不一定適用於當下這個時代。
張家輝:對。你願意分享,其實大家可能也願意聽,但是你要裝這些,我就怕了。我覺得最主要的是,你無論演戲還是做人,也會慢慢積累,積累好多機遇,好多觀點、經驗、看法,這個就是人生收獲最大的一個事情。有些道路你不走感覺不一樣,看也看不清楚。既然我自己有一些經驗,或者是我的熱誠,找到一些能聊能分享的。我覺得是隨緣吧,自己幹了那麽多年了,總得有一些看法,有一些經驗是可以交流的。
談流量與粉絲
喜歡我的人不是追逐流量的人
我不喜歡八卦,個人生活與大眾保持一定距離
高分貝:你今年和去年都開了社交媒體賬號,其實粉絲都不算高,但大家一直對你是念念不忘。
張家輝:我的粉絲不是這些人,不是說要追、要捧、要流量,喜歡我的人不是這樣的,他也不會喊出來的。他要去看,喜歡張家輝就喜歡我,不會到處喊、舉牌,追逐他什麽的,要跟人家搞好多事情。他們就喜歡我的作品,喜歡張家輝,就是這些人。我也不會看那些流量的數字,來感受觀眾對我的喜愛,因為我感受到喜愛我的人也不愛幹這些事情。
高分貝:是,我覺得你很清醒。
張家輝:我也不追求那些要多少數字的事情。如果大家不喜歡我,我今天也不能坐在這裏,是吧?
高分貝:所以你生活當中,本身會不會跟社交和網絡上的這些東西保持一定的距離?
張家輝:我從來都沒有什麽平台的事情。微博也是公司來幫我開的,譬如說抖音也是為了電影的宣傳才弄的。可能大家以後就看不到了,我就沒有什麽要談的,沒有什麽分享的。什麽Instagram,什麽其他平台的事情我都沒有的。
高分貝:不去分享自己個人的生活,保持有一定的距離?
張家輝:我覺得首先我沒那麽多姿多彩,我也不喜歡在吃飯的時候先拍照,到一個景點先來一張照片,我沒有這個習慣。有些事情,把自己的私生活挖出來每天放,也不是我的風格。對我來說,私底下的生活就是私底下的我,我不喜歡跟人分享我私底下的事情。你要認識我,我希望是通過我的作品,我的演繹,我的電影,大家去了解我是怎麽去表演的。可能公眾都喜歡八卦,但是我自己這個人,不知道為什麽我不八卦的。有時候朋友在聊一些八卦的事情,我就說哎呀你別說了,不想聽這些人家的秘密,是秘密的沒有人知道。哎呀我說不聽啊不聽啊,你越不聽他越想要跟你說。我說哎呀不想說了,你談電影吧,我自己也不會刻意地去記住一些八卦,或者是私底下生活的所見所聞,都要跟人家去分享去談。這個算不算是“I”(I人)呢?我不知道,可能是吧。我覺得我舒服,我覺得自在,就是這樣吧。
高分貝:確實,反而現在大家都那麽浮躁,然後追求流量的這種時代,我覺得保持這樣的自我的一個界限,或者說一個生活其實是蠻好的。
張家輝:我覺得我作為一個藝人,自己私底下的生活都不停在暴露出來,好像會影響到我將來有作品給觀眾的感受,就受到一些幹擾了。你不是昨天說你在遊艇開派對嗎?今天你說我在開計程車有精神問題,哎呀你把我弄得很亂,反而我空白地讓你看我,你看我是怎麽樣就怎麽樣吧。
高分貝:你接下來還會有一些比如說特別想演的角色和下一步的計劃?
張家輝:也挺滿足了,那麽多年演了那麽多。當然我比較貪心的話,雖然有些知道不可能會有機會演,但還是追尋著,有機會有一些新鮮的、有衝擊力、有挑戰性的角色和本子,還是期待有這個機會能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