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Z5.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wnzkyy.com/cache/a9/3d28d/8dcbf.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Z5.com/func.php on line 115
10年了,郭敬明圈的錢,還沒花完_資訊-電影網迅雷下載
  • 資訊10年了,郭敬明圈的錢,還沒花完
    首頁資訊10年了,郭敬明圈的錢,還沒花完

    10年了,郭敬明圈的錢,還沒花完

    最近有句話說,爛片有種經濟上行的美。

    群星雲集的陣容,宏大輝煌的置景,不知所雲的劇情,大張旗鼓的宣傳,每一幀鏡頭背後,都是金錢燃燒的劈啪聲。

    說的就是《小時代》。

    2015年,《小時代4:靈魂盡頭》結尾燃起的那把大火,一並點燃了粉絲經濟與流量明星進軍大銀幕的決心。10年過去了,《小時代》仿佛一直沒有過期,互聯網每年都在舉辦顧裏的生日宴,跟林蕭學如何高級地罵人。

    優秀的文藝作品常看常新,爛片也能。如今再看這部極具作者風格的電影,每一記耳光刮過時,還有時代的風聲呼嘯而過。

    那是還敢大膽做夢的時代。郭敬明豪擲千萬,租下思南公館、馬勒別墅等曆史建築,在上海外灘封路造雪,用動輒幾十萬的服裝、珠寶與擺件,堆砌出一幕幕盛大空洞的場景。

    四個女孩置身其中,在這座名為上海的城市裏,突如其來地撕扯,又莫名其妙地和好,然後,《時間煮雨》的BGM響起。

    數據顯示,《小時代》的觀影人群平均年齡為20.3歲。年輕男女們在影院裏流下真切的眼淚,將自己代入林蕭——上海萬千女孩中最平凡的一員,想象著未來的模樣,必然也會是燈紅酒綠與紙醉金迷。似乎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普通的雜誌社編輯,上班和英俊老板的各種奢侈品打交道,下班就與頂流作家在高檔公寓裏談情說愛,最大的煩惱就是男友出軌與姐妹反目。

    賺得盆滿缽滿的郭敬明,在記錄電影拍攝的書裏寫下一句模棱兩可的話:“最好的時代,留給了你們,最好的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留給了這個時代。”

    再看這句話,像是某種郭氏箴言。那些荒誕的故事與充滿想象力的橋段,都留在了那個時代。10年後,觀眾不再接受懸浮的劇情,現實主義題材扛起票房大旗。

    唱著“麻豆一区二区三区說好不分離”的造夢者們,也被現實鞭打得變了模樣。





    一切起源都在上海,郭敬明的耶路撒冷。

    2001年,18歲的他第一次來到上海,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決賽。他站在人民公園,看著繁華夜景,感覺自己格格不入。

    考進上海大學後,這種感受更為深刻,老師用上海話授課,同學間也講上海話,他像一直生活罩子裏,被本地人隔離在外。漸漸地,郭敬明總結出上海的生存法則:弱肉強食,勝者為王。

    “你隻要在這個城市很成功,沒有人care你來自哪裏……別人排你可能是因為你的地位、收入、在社會上所處的層級,這是上海蠻殘酷的地方。”

    正是這種氣息塑造了日後的郭敬明,2005年,他決定寫下發生在這裏的故事。



    郭敬明

    起初,城市的主角隻有兩個人,林蕭與簡溪。一個是住在老式弄堂裏的普通女孩,一個是校草,笑容幹淨溫暖,眼裏帶著憂傷。

    林蕭雖然平凡,身邊的朋友卻都不是凡人——富二代顧裏,奢侈品的狂熱愛好者,用金錢丈量一切;超級美女南湘,家境貧寒的美術生,標準的美強慘設定;還有唐宛如,羽毛球運動員,夢想成為林誌玲。

    在郭敬明的筆下,四個性格不同、出身不同、價值觀不同、所學專業也不同的女孩成了好姐妹,共同經曆著雞飛狗跳的人生。由於擔心自己駕馭不了太宏大的主題,郭敬明給故事起名為《小時代》。

    在他的定義下,《小時代》代表著80、90後們對青春的憧憬,憧憬會一步步走到現實,最後幻滅。



    郭敬明

    小說是作者的精神寄托,也是作者的意誌投射。

    在《小時代》開始連載的2007年,郭敬明已經很有名了。這年,他登頂中國作家富豪榜榜首,公司事務之外,采訪邀約也絡繹不絕,留給他寫稿的時間所剩無幾。但他絲毫不慌,他說自己一天最多能寫三、四萬字。

    漸漸地,小說的世界也發生了偏移,用郭敬明的話說就是:“所有的人物活了過來,他們漸漸擺脫了我的控製,開始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

    其中,最有主觀能動性的是宮洺和顧裏,這兩位最有錢的角色,將故事走向勢不可擋地拉向拜金的方向。再加上姐妹間的狗血撕扯,出軌、癌症、替身等元素集結……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哪裏見過這樣腦洞大開的生活,讀來簡直欲罷不能。

    故事線外,郭敬明憑借這套書賺得盆滿缽滿。2008年,《小時代1》創造了10天銷售100萬冊的奇跡,隨後的兩部蟬聯銷量冠軍。2013年,根據北京開卷的公開數據,《小時代》三部曲的銷量超過1000萬。

    很多人探究過《小時代》成功的原因,郭敬明如此解釋:

    “《小時代》主要反映了80後90後的生活觀以及心靈成長過程。這是一部和我的生活同步、和我的喜怒哀樂呼吸與共的小說,是我為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所寫下的最新的記錄。我覺得上海就是這麽微妙地維係著所有人的白日夢。”



    郭敬明在上海的豪宅

    後來被用於拍攝《小時代》電影



    17歲時,郭敬明看到一位畫廊經紀人的采訪,經紀人說:“任何一個藝術作品,隻有在它成交的那一刻,它才有價值。”他一度將這句話奉為圭臬。

    他並不甘願埋頭寫作,相比於作家,更適合他的頭銜是文化商人。

    2011年,郭敬明決定將《小時代》影視化。首先立項的是電視劇項目,請來戚薇演顧裏,陳學冬出演陸之問。怎料開拍沒多久,先是戚薇辭演,又是導演瞿友寧和郭敬明虛空罵戰響徹網絡。

    瞿友寧指責郭敬明塞了新人陳學冬進劇組,他卻無故辭演。郭敬明則說瞿友寧一意孤行,陳學冬也是被劇組“逼走”的。“小時代電視劇,從我看到麵目全非的劇本那天起,從你們一意孤行地決定演員那天起,就和我沒有關係了。”

    盡管這番口水戰有炒作的嫌疑,唯一確定的是,郭敬明決定自己拍《小時代》了。他氣勢洶洶地說,改編後的電視劇已經離小說的味道差很遠了,這個IP就算要毀,也要毀在自己手上。





    背後當然也有時代背景作祟。

    2010年,中國內地電影總票房超過100億,正式進入“百億時代”,投資市場迅速膨脹。僅2010年,影片立項就超過1800部,全國城市主流院線新增銀幕超過1500塊,平均每天增加約4.2塊。

    2011年,《失戀33天》以900萬成本收獲3.5億票房,製作周期不超過1年。再到2013年,一部《致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終將逝去的青春》收獲7億票房,青春愛情片的超高回報率讓資本兩眼放光。彼時的電影市場流行著一句話:不知道投什麽的時候,就投青春片。

    郭敬明或許是個十分優秀的產品經理,他在立項之初便決定,要放棄25歲以上的觀影人群。“互聯網講分眾,我很清楚《小時代》是拍給誰看的,就是為他們定製的。”負責《小時代》宣發的樂視影業CEO張昭曾說。



    郭敬明在宣傳片裏寫下的話

    2012年6月,《小時代》電影開始籌備,請來台灣偶像劇教母柴智屏擔任監製。柴智屏在發布會上強調,這是一部“世上絕無僅有的俊男美女劇”。

    其中,首先確定的主演是楊冪

    彼時楊冪憑借《宮鎖心玉》爆火,被票選為新“四小花旦”的一員,最大的煩惱就是太紅了以至於招來很多黑料。她在公開場合表達了對《小時代》原作的喜歡,說自己是“看著《小時代》長大的”。

    這句話當然運用了一些誇張的修辭手法,事實上,《小時代》開始連載的那年,楊冪都考進北電兩年了。



    那時,楊冪剛經曆了人生第一次失戀,沉溺在悲傷裏,朋友勸她去讀點書轉移注意力,於是她看到了《小時代》。

    “自己身上有很多顧裏的影子,包括說話很毒舌”。

    書中,她最喜歡的角色是顧裏。這個冷豔高貴的角色一度成為楊冪的人生導師,她說

    但郭敬明找上門來的角色是林蕭,串聯起整個故事線的人,不管戲裏還是戲外,郭敬明給楊冪的定位都是“帶領大家來觀看整個故事的人”。畢竟在當時,楊冪轉戰大銀幕的第一部恐怖片《孤島驚魂》,點映上座率都高達100%,全國近700萬粉絲自發組織集體觀影,票房號召力實屬驚人。



    楊冪飾林蕭

    至於顧裏的人選,郭敬明則選中了柴智屏推薦的郭采潔

    出演這部電影前,郭采潔走的是甜妹賽道。她有著那個年代台灣偶像劇女主的標準出身:家裏重男輕女,母親在生弟弟的時候難產去世,她在讀書期間被星探發掘。

    她以歌手身份出道,也出演了幾部偶像劇,《愛情公寓》主題曲《我的未來式》就是她的代表作。公司給她的包裝人設便是“優格女孩”,主打清新自然。

    但郭敬明看過她應對媒體的視頻,當天她臭著一張臉,郭敬明從中品出了女王的韻味。盡管郭采潔在看書的時候,最想演的角色是南湘。“因為我覺得愛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會一直不斷麵對的課題。”



    郭采潔舊照

    郭碧婷在和導演組見麵的第一瞬間,就打動了郭敬明。

    他們在外灘見麵,所有人都討論得熱火朝天時,郭碧婷靜靜地坐在角落裏,看著人群嬉鬧,郭敬明在她身上看到了那個空穀幽蘭的影子。“她不跟大家混在一起,她很容易有一種安靜的氛圍,有一種很空靈的東西。”

    郭敬明立刻拍板:她就是南湘。



    剛出道時期的郭碧婷

    很多人說,《小時代》是在告訴觀眾,“長得好看的人才配有青春”。仔細深究,郭敬明在選角過程中便貫徹落實了這一概念。

    不同於其他主角的指定法或推薦法,謝依霖和一幫演員前來麵試,憑借著搞怪的氣質,才在郭敬明的力排眾議下得以留下。彼時,謝依霖還有個名字叫“hold住姐”,在綜藝節目的扮醜形象深入人心。換句話說,她夠豁得出去。



    謝依霖經典形象“hold住姐”

    謝依霖有比其他幾位主演更低的身段。別的主演減肥時,她要增肥,增肥太過,再接著減肥。她用自己的身體開玩笑,接受一切荒謬的指令,比如去摸一隻肥碩的蟑螂。

    人物特輯裏,郭敬明講了一件在他看來很有趣的事。有一場唐宛如被男生看光的裸戲,郭敬明告訴謝依霖,拍攝現場隻會有她和攝影師兩個人,結果拍完後,劇組的人從郭敬明身後湧出來。





    郭敬明談對謝依霖的惡作劇

    毫無疑問的是,劇組裏,郭敬明代表著絕對的話語權。

    劇本由他牽頭改編,主演是他拍板定下的,連拍攝用的道具與場景,郭敬明也貢獻了大部分,比如幾十萬的茶杯、手工教皇靠背椅與能俯瞰上海市中心的超大平層。

    有人說他是為了省錢,整部電影的成本隻有4000萬,無法實現如此多的奢侈品道具。當然也有人猜測郭敬明“借機炫富”,畢竟這部電影是否成功,與郭敬明的人設密不可分。

    電影上線前,郭敬明便向粉絲宣布,這將是一部“來自未來的爆炸電影”。

    正如他精準把握住書粉的脈搏一般,他拿捏住了年輕人的靈魂黑洞——被消費主義勾動的奢侈品情結和逐漸成型的白幼瘦風向,被優績主義灌輸的對強者的崇拜,以及,為賦新詞強說愁的青春畫外音。

    副編劇貓某人用這樣一段話總結了電影的價值觀:

    “影片中的成功人士可以分成兩個類別,一類是行業翹楚,一類是準行業翹楚,他們之間是叼著金勺子出生和已經輪著鏟車挖掘黃金的區別。他們在有限的空間裏,創造自己的邏輯,鑄造自己的宮殿,他們不屑於去對普羅大眾表示善意和耐心,因為他們有居高臨下的本錢……”

    上海或許排擠了郭敬明,郭敬明就用電影排擠普通人。



    一個通俗的說法是,《小時代》是第一部粉絲電影。但郭敬明不承認這個定義,他將這部電影定義為“青少年電影”,自認為拍得嘔心瀝血。

    與電影同期記錄的,還有35分鍾的拍攝紀錄片與三本記錄書。這些附屬作品也在電影上線後一並變現,郭敬明實現應賺盡賺。

    這些番外作品裏,電影拍攝過程中的辛苦被盡可能放大——如楊冪辦完婚禮第二天就出現在拍攝現場,還要在上海的冬夜跌進水池裏,郭采潔在氣溫1度的街頭穿著露背禮服淋雨四個鍾頭,以及郭碧婷在劇本裏寫滿密密麻麻的批注。

    當然,被著墨更多的還是郭敬明。他被塑造成一個對表演吹毛求疵,卻喜歡吃劇組道具,心疼演員吃苦,常常暗罵自己殘忍的集霸總與導演於一身的男人。就像是粉絲會在周崇光和宮洺身上找郭敬明的影子,電影也是他舉辦的一場個人秀。



    電影拍攝期間,郭敬明的微博始終活躍

    隻是,跳出最世文化的渲染,現實卻呈現出矛盾的一麵。

    郭敬明否認電影的粉絲屬性。但《小時代1》被點名批評拜金傾向後,投資方曾考慮轉換第二部的基調,郭敬明跳上會議桌,坐在桌子中央強調:“你們可別忘了當初為什麽來找我做導演。你讓我從粉絲電影轉型,那根本就是丟掉我最擅長的東西。”

    他在拜金的大道上一意孤行,到了《小時代3》與《小時代4》,他甚至將服裝單品的數量從前兩部的3000件提高到了7000件之多。





    被林蕭用來當武器的玫瑰

    也是4位數的roseonly

    演員的顏值與造型撐起了宣傳期的重要話題,卻對最該被重視的劇情與演技避而不談。

    前兩部電影路演時,郭敬明每次都會偷偷溜進影院觀察觀眾的反應,他疑惑地發現,他設計的那些巧妙的笑點,觀眾毫無反應,他以為觀眾一定會哭的點,大家卻都在笑。

    走出影院,他氣狠狠地將其歸因於“中國觀眾對長句子的解析能力有限”,“在第三部裏,麻豆一区二区三区剪掉了很多顧裏式長句式所營造的笑點。其實我個人很喜歡高智商的幽默。所以還是留了一些,你看得懂就看,看不懂算了。”

    當時,他覺得會經久流傳的片段是四個女孩在天台上喝酒,是顧裏那句“我受到了驚嚇”。但十年過去了,被時間留下的是南湘大鬧顧裏生日會,是那些可以用來參加陰陽大賽的台詞:

    “今天麻豆一区二区三区大家之所以歡聚在這裏,是為麻豆一区二区三区從小到大的好朋友顧裏,慶祝她的生日……”

    “沒有物質的愛情隻是一盤沙,不用風吹,走兩步路就散了。”

    “林蕭你罵人可真高級啊,沒點歹毒的智商還真聽不懂。”



    “發爛發臭”名場麵

    郭敬明在無數個場合說起轉型的艱難,演員檔期如何難以協調,卻無法否認自己隻用了79天,便完成了兩部電影的拍攝,用不到4000萬的成本,撬動了7億票房(前兩部累計)。

    相比於和《小時代4:靈魂盡頭》同年上映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曆時八年製作而成,他的成功怎麽看,都顯得輕而易舉。

    從電影質量上說,《小時代》是連粉絲都無法否認的爛片,很難在一部電影裏看到,所有演員的演技都倒退了。

    哪怕在情懷的加成下,《小時代1》的評分也堪堪從開播時的4.8分漲到5分。值得一提的是,它還掀起了文學作品改編的熱潮,《匆匆那年》《誰的青春不迷茫》《左耳》等青春疼痛電影緊隨其後,青春片裏集齊了開房、出軌、墮胎等關鍵元素,變得老氣橫秋。

    但從市場與流量的角度看,《小時代》又是部難得的“佳作”。資本從中看到了以小搏大的可能,看到了80、90後年輕一代的消費實力。網友評價道:“現在看來,《小時代》反倒不那麽差了,因為現在的爛片更沒有底線。但是小時代的高票房讓資本看見了文化垃圾能產生的價值。”



    《小時代》劇照



    至今,郭敬明的微博背景圖依舊是他與“時代姐妹花”的合影,10年已過,他仍未走出《小時代》。

    但時代已經離開他了。

    2015年,郭敬明收購樂視影業的股票,參股影視公司和力辰光,共同推出電影《爵跡》。怎料《爵跡》票房慘淡,連帶著和力辰光的上市計劃也泡湯,之後樂視暴雷,郭敬明進軍資本市場的夢想碎了一地。

    他在《爵跡》映後禮上哭訴:“是不是因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麽都是錯的?”

    2020年,因為抄襲事件,業內百餘位編劇聯合抵製郭敬明和於正。郭敬明從此“隱姓埋名”,用化名輾轉在新的影視作品裏,是《雲之羽》的導演顧曉聲,是《大夢歸離》的導演張弋敏,是百變小四。

    但兩部新作中如出一轍的破碎劇情與慢動作特效,讓人夢回那個懸浮的上海,獲封《小時代5:封建時代》和《小時代6:神話時代》。

    他試圖用相似的套路營造“郭式美學”的概念,隻是,00後粉絲對他並沒有文字濾鏡。《雲之羽》裏,他拍出虞書欣美麗瘦削的模樣,虞粉將他誇到天上;《大夢歸離》中,侯明昊崎嶇的麵部肌肉一覽無餘,侯粉就將他貶進土裏。

    當流量聚焦在明星個人,口碑傾向於現實主義,沒有人願意為郭敬明的無病呻吟買單了。





    《雲之羽》VS《小時代》

    他還是那麽愛扇耳光

    隻不過,與導演的戀戀不舍不同,姐妹花已經主動離開了那個時代。

    《小時代》見證了楊冪的第一個轉型期。

    拍這部電影期間,她高調結婚,頂著孕肚拍完最後一部。再往前數一年,她與經紀人曾嘉、執行經紀趙若堯三人共同出資成立嘉行,楊冪是公司第三大股東,也是公司的核心資產。

    楊冪從此化身“拚命三娘”,包括《小時代》在內,三年內接拍了13部良莠不齊的影視作品和2部綜藝,幾乎每天都泡在劇組裏,連生孩子也隻休息了三個月。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嘉行與尚氏影業簽下3億對賭協議,楊冪作為公司銷冠,隻能硬著頭皮頂上。

    直到2017年,一部《三生三世十裏桃花》讓嘉行估值暴漲200倍,楊冪圓滿完成任務,代價是被拖光了靈氣,演技不僅毫無進步,還越來越程序化,像一個疲憊的假人。



    楊冪在電視劇《愛的二八定律》中

    隻是,楊冪不是林蕭。她不是遇到困難哭唧唧的職場新人,也不是顧裏口中那個“沒有男人就活不了了”的女人。

    2018年,她宣布離婚,同年開始從與曾嘉合作的公司裏抽身。5年後,她用八個字結束了這段利益捆綁的關係:共有以前,各有未來。

    離開嘉行後,所有人都能看到楊冪轉型的決心。她重新開始上表演班,甩掉過去幾十年的表演習慣,挑戰更有複雜度的角色。

    她的口碑也終於開始回暖,《哈爾濱一九四四》播出時,她還被說“人很努力但不知道在演什麽”,在《長安的荔枝》裏友情出演時,她的表演被評“情緒表達得十分準確”。

    2025年8月,楊冪素麵朝天出現在年代劇《生萬物》裏,飾演地主家的小姐寧繡繡。寧繡繡有著郭襄同款的清澈倔強,那是正在被楊冪找回的,屬於演員的敏感與靈氣。



    楊冪在《生萬物》中

    同樣在事業路上坎坷不平的,還有郭采潔。

    她演活了顧裏,卻在《小時代》之後,再無經典角色。那些年裏,她在郭敬明的作品中打轉,兩人關係處得很鐵。《小時代》決定拍續集時,她第一個站出來宣布回歸,郭敬明參加綜藝,她為其助陣,說要做郭敬明前方的盾牌。

    但離開聚光燈,她卻覺得自己在“空轉”,“我已經沒有什麽新鮮的東西可以分享了,我的五官沒有什麽感覺,對任何事情也沒有期待。”

    2020年,她回歸歌手的身份,組了個叫Mola Oddity的樂隊,發新專輯,玩迷幻電子風,被樂評人評價為“展現了依舊鬼靈精怪、但更加自由自在的音樂人格”。

    她登上“浪姐”舞台,重新介紹了自己音樂人的身份。2024年的采訪裏,她說,希望日後大家再聊到郭采潔時,可以直接地說,她有個樂隊挺不錯的。



    回歸歌手身份的郭采潔

    電影裏的南湘困在窮困的過往裏,大喊著“我就是需要錢”。現實裏的郭碧婷也擁抱金錢,選擇嫁入豪門,主動減少了曝光,將表達權讓渡給婆婆。

    如今再提起郭碧婷,人們會自動聯想起她在綜藝裏完成的相親、戀愛全過程,大張旗鼓地結婚、懷孕,以及與丈夫合作的那部抽象電影《門前寶地》。

    向佐越來越放飛自我,郭碧婷的處境也越發尷尬。今年夏天,她與謝依霖罕見地出現在綜藝節目裏,郭碧婷依舊淡淡地坐在人群中間,回答的問題除了有關《小時代》,就是育兒經驗。

    謝依霖笑著說,現在大家都以“富太太”稱呼郭碧婷,她的一個戒指就夠還自己的房貸了。



    郭碧婷一家四口

    相比之下,謝依霖還在很努力地做著喜劇效果,主動袒露自己的生活。

    謝依霖是四姐妹中最小的妹妹,大學還沒讀完就被拽來拍了電影。2018年,她與高中同學結婚,她在後來說起結婚的緣由,“我從小到大都很想生小孩”。

    生育這件事,也成為謝依霖人生的轉折點。2020年,謝依霖懷二胎時,丈夫突然被確診肌無力,養家的重擔猛地落在她身上。

    她每天都想哭,孩子每天都在哭,那段時間,她的飯都是冷的,沒辦法好好上廁所,連基本的生活需求都無法滿足。

    2023年,聽說謝依霖三年沒有工作後,楊冪主動給她介紹了《密室大逃脫》的工作。消息一出,“時代姐妹花,永遠不分家”的台詞再次響徹網絡。



    謝依霖輾轉在各檔綜藝節目中

    人們對《小時代》的濾鏡與新鮮感,很大一部分也來源於這四位女生。

    這些年來,她們時不時同框,彼此互動,延續著“麻豆一区二区三区說好不分離”的夢話,似乎在告訴所有人,哪怕電影中的一切都是假的,姐妹情總是真的。

    歸根結底,真實的情感要大於精致的完美。

    2024年底,她們最後一次四人同台,在嘉人女性影響力之夜。她們被問到如果重回電影中的角色,想對現在正在看視頻的人說些什麽。

    楊冪想了想:“平凡也不可怕,開心就好。”

    《小時代》是專屬那個時代的一場幻夢,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終將會從幻夢中驚醒,殘忍地認識到,不是所有人都會過上林蕭的生活,大部分人其實是郭敬明筆下那個會在路過南湘時為她回眸的普通人。

    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經過光鮮亮麗的世界,還有自己的路要走。




    本文由網絡整理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斯蒂芬・金推薦的 5 部 90 年代恐怖片
    下一篇
    電影《再見,壞蛋》:說最狠的話,做最暖的事

    評論

    共 0 條評論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