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沒想到,《東極島》能拍成這樣。
論故事,有真實曆史事件做背景;論導演,管虎和費振翔都有作品支撐。
但最終的成品,卻是一言難盡。
影片所講述的故事,史稱“裏斯本丸沉船事件”。
1942年9月底,載有1800多名英軍戰俘的裏斯本丸號,在東漁父島附近被美軍潛艇擊中,25小時後沉沒。
附近村民發現後,駕船救起384人。
次日,日軍登島帶走381人,還有3人被村民冒險藏起。
於去年9月份上映的紀錄片《裏斯本丸沉沒》,還原的就是這段曆史,豆瓣評分高達9.2。
原本這部從島上村民角度切入的《東極島》,可以彌補紀錄片中“救人”部分的不足。可惜改編變魔改,整個故事麵目全非。
從敘事到細節設定,都很“飄”
或許是導演、編劇都覺得曆史上的救人事件過於平淡,沒什麽大起大伏,缺乏強烈的戲劇衝突,於是新增了背景設定和人物線。
而最後給人的感覺,就是費振翔像還沒從他的“鬼吹燈”係列裏走出來,管虎則回到了曾經的《廚子戲子痞子》時期,但又因為狀態不佳搞了個低配版。
總之,非常不接地氣。
3年前的抵抗失敗後,村民們一蹶不振。僅僅兩個駐島日軍,就將他們管得服服帖帖。
一個“忍”字,成了不反抗的理由。
在用連串事件完成情緒積累後,導演又用“複仇”替換了原事件的“救援精神”,借助阿贔(朱一龍飾)和阿蕩(吳磊飾),以及阿花(倪妮飾)這三個“外來者”,喚醒村民的反抗精神。
格局下滑不說,敘事和細節問題也很明顯。
故事的發生地東漁父島,位於舟山群島中部偏東,怎麽都不能算“渺無人煙的窮鄉僻壤”吧?而影片,卻有種將漁民“野人化”的傾向。
裏斯本丸被擊中是10月1日。
而影片,卻好像忽略了時間點。
先是阿贔、阿蕩兄弟倆出場時,都是清亮無比的小褲衩裝。之後陸續登場的駐島日軍和村民們,也都是怎麽涼快怎麽穿。
都這樣了,導演都不忘了用鏡頭各種展現人物們“汗津津”的性感肌肉。尤其是結尾時的救人戲,就更是滿屏“肉體”。
而朱一龍飾演的阿贔作為主角,也被導演格外加了“掛”。
水性好、力氣大的他,開啟複仇狀態後,簡直像是“奇俠”附體,清碉堡、登大船,小刀到處,日寇驚魂。
雖說還沒到“手撕鬼子”的程度,但也有那個味兒了。
人物情感線,都很“怪”
影片中的人物情感線,包括阿贔和阿花的愛情線,阿贔和阿蕩的兄弟線,以及阿蕩和托馬斯.紐曼的友情線。
但這三條線,哪條都很怪。
阿贔和阿花的愛情線,怪在兩個人之間並沒有什麽火花,卻總是被劇情強推到鏡頭前。即使有了情濃似火的親密戲份做鋪墊,有爭吵加強衝突,還有最後的生死關頭渲染情緒,但依然沒讓人覺得他們多相愛。
而另外兩條線,比這條愛情線更怪。
阿贔兄弟倆的設定靈感,有可能來自現實中距離東漁父島不遠的兩兄弟島。而這條線怪在,是功能性太強。
阿蕩對哥哥的逆反,沒有情感或事件鋪墊,好像隻為了用他的叛逆,引出後續事件發生,強行推動劇情發展。
之後,更是通過他開啟了阿贔的“殺神”模式。
隻是,結尾的那場“兄弟重逢”的戲,又給兄弟情深添了抹曖昧色彩。像極了《水形物語》中男女主水中相對的那一幕,真迷之無語。
而友情線中的托馬斯.紐曼,就更像是拿了“女主”劇本。
阿蕩把他救回去,好奇摸他頭發,看他藍色眼睛的那場戲中,特寫鏡頭依次掃過他的頭發、白皙額頭、長而卷翹的睫毛、筆挺的鼻子、漂亮的下頜線。
兩個人後來“雞同鴨講”的互動,把其中一個換成女性角色,不僅完全不違和,還更貼合“傳統”場麵。而紐曼醒來發現阿贔時,受到驚嚇時“你想幹啥”的反應,也可以無縫性別切換,很難不讓人覺得導演在刻意“麥麩”。
難看,但也不是一無是處
《東極島》的敘事和細節問題明顯,但影片也不是一無是處,有幾個地方還是值得誇一句。
比如,表演。
即便因為受故事基調影響,片中人物都有種被放大的“舞台”感,但從主角到配角,對角色的完成度還是很高。
而朱一龍和吳磊這對片中兄弟,還額外提供了“視覺大賞”。
線條流暢的薄肌細腰、馬甲線,水中遊動穿梭靈動如魚的身影,力量迸發時撐起的肌肉,爆棚的荷爾蒙加上俊眉修目高顏值,真賞心悅目。
尤其是碉堡那段戲中,披瀝著鮮血,渾身彌漫著殺氣,眼神冷酷迷離,慢慢將頭發擼上去的阿贔,恍若從地獄中爬出的複仇修羅,邪得讓人挪不開眼。
飾演吳老大的倪大紅,以及飾演保長李元興的楊皓宇、飾演陳先生的陳明昊,對於人物的掌控和詮釋,也是小人物、大光彩。角色設定本身自帶的感染力,加上他們賦予人物的血肉靈魂,好得過目難忘。
再比如,場麵。
這其中,包括攝影和特效兩部分。
攝影的恢弘大氣,特效部分“成熟的工業化”,都在加持《東極島》作為一部商業大片的視覺觀賞性。
水戲部分,相當出色。
阿贔兄弟仿佛與水融為一體的嫻熟靈動;海水衝破船艙時的力量感;集體救人時,漁船群乘風而來、劈波斬浪。
而配樂,則是另一個可誇的點。
旋律與情節相輔相成,在呼應情節精髓的同時,也將情感烘托得更加強烈濃鬱。
可惜,這些亮點並不能補足故事、敘事的不足,口碑注定會兩極分化的《東極島》,很難繼《南京照相館》之後,成為這個暑期檔的另一部爆款。
AI預測的9億總票房,已經是它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