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修仙傳》作為國產大IP自誕生以來就備受關注。
其原作截至2023年起點中文網就獲得了1300萬的推薦量,而在原作基礎改編的動漫版,更是好評如潮,被譽為“國漫巔峰之作”。
這次影視劇化在首播之前其實是受到非常大質疑的。
畢竟有《鬥破蒼穹》“鬥氣化馬”的前車之鑒,觀眾對於真人版並沒有太多期待,直到《凡人修仙傳》在官抖上發出了真人特效場景。
視頻裏無論是宏大的修仙場景構建,還是細膩的法術特效呈現,都令人眼前一亮、震撼眾人。
直到這時大家才驚覺,原來電視劇還能這麽做!
由於官方的完美預熱,在播出兩小時內,《凡人修仙傳》就登上貓眼劇集熱度榜首位,豆瓣評分8.3分。
而在首播日,該劇在站內的熱度更是衝破8000大關,遙遙領先同期影視劇。
觀眾們表示特效也十分震撼,特別是“四象玄武陣”“風雷翅”等場景,堪稱氣勢磅礴,宏偉壯闊。
誰讓這是動漫製作組親自下場指導的,而動漫組的手藝有口皆碑。
後續如果能繼續維持這樣的製作水平,興許這部劇會再度成為國產仙俠劇的裏程碑之作。
除了特效以外,大家最關心的就是楊洋能否演好這部劇。
不僅因為韓立這個角色人設比較複雜,還在於楊洋這些年在觀眾心中留下的形象似乎有些不盡人意。
特別是他此前“吐舌頭”的油膩表情包實在是有些讓人難以接受。
然而在看了他在劇中的表現之後,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據劇組人員透露,楊洋為了貼合韓立這個角色,主動減重20斤。
而減重之後,也讓他曾經的油膩形象蕩然無存。
換之而來的是一位又青澀又土裏土氣的山村少年,甚至一點也看不出楊洋已經32歲了。
除了減肥,他還專門進行了武術和形體訓練。
他針對劇中大量的修仙打鬥和法術結印戲份,不僅學習傳統武術的基礎招式,還反複練習劇中特有的“結印手勢”,隻為動作標準流暢,與特效更加貼合。
所以他真是付出了很大努力,不過這也是演員的職責所在。
然而挑剔的觀眾認為,楊洋的表現還是沒有達到自己的心理預期。
前期他為了凸顯少年氣表演的有點刻意,並且經典的搖頭晃腦表演方式再度出現,讓人感覺不自在。
不過總的來說,形象和表現可圈可點,把韓立前期的隱忍和謹慎演繹了出來。
目前首播的這幾集主要圍繞韓立拜入墨大夫門下展開。
劇情以倒敘手法拉開序幕,先是已成仙師的韓立施展四象玄武陣困住六級妖獸。
隨後鏡頭閃回兩百年前,青牛鎮少年韓立因家中欠下三碗白麵,被迫參加七玄門選拔,排名第八的他意外被墨大夫選中收徒。
拜師後,韓立發現墨大夫心懷叵測,表麵傳授長春功,實則圖謀奪舍。
於是他憑借自己的謀略與謹慎,依靠神秘小綠瓶的加持,最終反殺墨大夫,成功自救,以修仙者的身份正式踏入修真世界。
02
這部劇能夠引起這麽大的反響,在於它一開始就打破了傳統仙俠劇的窠臼。
在傳統上來說,作為主角天生就有“buff加持”。
要麽出生自帶功力、器物、七彩霞光,要麽成長機遇無限,處處都是寶藏。
而在這部劇裏,韓立剛開始隻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這也是該劇獨樹一幟的“凡人流”特點。
也正是因為這種去光環化,才讓《凡人修仙傳》在眾多仙俠劇中脫穎而出。
再就是劇情人設的問題。
最近這些年出的仙俠劇部部讓人咋舌。
“為了你,我要毀滅整個世界”、“敢動她,我就殺了你……”
千篇一律的套路文讓人感覺無語又沒有新意。
明明是仙俠劇,喊著師尊,不修煉反而在那談戀愛。
而一些修煉了幾千年的老怪,還會因為一些小事動情,要為了一個人與世界為敵。
或許其中有男頻、女頻的原因,但是《凡人》的出現,真的讓人嗅到了仙俠劇新的曙光。
而上一部讓多數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十幾年前的《仙劍奇俠傳》。
以上兩種原因,既造成這部劇的爆火,也暗示了該類影視劇新的轉向。
其一就是不要再被“為戀而戀”敘事框架綁架了。
劇中韓立與南宮婉的初遇尚未展開,但觀眾已明確態度:
可以有感情,但不能讓感情成為修煉的全部。
這種這種“事業線為主,感情線為輔”的期待,或許會倒逼後續仙俠劇調整敘事重心。
而第二點,則是“武俠魂”的回歸。
這種回歸預示著該類劇的重點,不在於光彩奪目的招式,而在於“江湖氣”的落地。
韓立作為一名凡人去修仙,骨子裏必然刻著武俠的影子。
而傳統武俠的魅力,從來不是“神功蓋世”,而是小人物如何在殘酷的世界中掙紮與生存。
金庸筆下,令狐衝的灑脫裏藏著身不由己,郭靖在憨厚中堅守本心,楊過的孤傲裏藏著孤獨敏感。
《凡人修仙傳》裏韓立的“算計”,其實和這種江湖氣的感覺一脈相承。
若後續該劇能守住這份隻屬於凡人的掙紮感,讓武俠精神在仙俠劇中活下去,那成為國產仙俠劇的裏程碑、轉向標指日可待。
結語:
總的來說,一部劇在短期內火爆,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場趨勢,卻無法證明整個仙俠劇市場煥發新生。
它更像一個信號:
當觀眾開始為“三碗麵債的真實”鼓掌,為“結印手勢的認真”買單時,俠劇的競爭,終於從“誰的愛情更虐”轉向了“誰的故事更紮實”。
而這才是類似於《凡人修仙傳》等影視劇設定受觀眾歡迎的真正底氣,也會給以後仙俠劇的發展提供更多借鑒。